1 ) 地狱鸡蛋
今村昌平拍爽了吧,这部颇具马尔克斯特色的宿命史诗。个体与他人各负各自的牢笼,在让自我舒适的温泉(旧秩序的温水煮青蛙)里一起成为待出售的地狱鸡蛋。新生代在一系列反抗和失败里终于认识到自己作为催化剂的真正位置:是不是你无所谓,也可以是别人,个体只作为介质填充到空白的位置里。反抗背景和传统,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对自我的杀害:这也是《复仇在我》里未能弑父成功的原因。判断一个人是什么样重要的是看他做了什么,他说什么完全不重要。甚至于在本片里新生代是作为传统的帮凶一齐杀害了自己的父亲(片尾的父亲也与开头的猪完成重合),进而维护传统秩序。借此片反思一下大陆西北农村的问题,很多时候解决之道也只能是自生自灭。想要改变救赎他人的愿望固然美好,但愿望实现得了与否才是重中之重。想说一个比较负争议性的观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个体仍具有选择的权力与权利,如若一个人不喜欢他的环境但一边抱怨一边仍未作出实质性改变就说明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不想改变的,借口只是一块遮羞布。
2 ) 我们是大海中的那条小船,随波逐流。
1. 如果这是冲绳岛上的事儿,我要联想到白种人对印第安人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原始文明不可避免的就要遭遇所谓先进文明的入侵,渗透,方式总是像结尾处那样,当所谓文明要干坏事儿的时候,他们模糊了自己的面目,戴上了面具,自欺欺人,给自己的侵略找合理性。被侵犯的原始文明,被迫改变,往往失去了宝贵东西,是被拖着走的,究竟得到了多少好处?
2. 两个女巫分别代表了原始文明的过去命运和现在的命运,其实前面的女巫已经被现代的文明霸占,占有,可惜的是那个男人除了诡计,权谋,完全丧失了男性的原始野性,是一个性无能,他对女性只是占有,利用,以她为工具,为旗号,去侵略,去破坏。
3. 现在这个女巫,未收侵染,充满了原始的能量,可惜没有发泄渠道,本以为可以寄托期望的技术员,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很快这个像就化作泡影,现代文明只不过道貌岸然,无信可言。
4.人类不过就是汪洋大海中的那个失去了马达的,没有了方向的那个孤舟,飘到哪里,只是自然的意识。
3 ) 仿佛回到了史前时代
1947年的日本,相对封闭的海岛,萨满文化仍主导岛民的精神世界。水源像神一般重要,岛上生存资源有限,故而还存在一些“控制人口”的原始办法。求雨与求丰收的大型巫术现场,戴上面具仿佛便是神的助手,执行神的旨意,哪怕是以神的名义杀人。
也许是因为地壳运动飞来的那块巨石,被看作是惹怒神灵,做过“坏事”的根吉为赎罪挖坑洞20年,虔诚又愚昧。随着岛被开发,变成有机场的旅游地,神性自然让渡给了经济。
电影结尾龟太郎又回到岛上,原本一心想去东京,却发现离开之后找不到自我,感觉自己“碎了”。
4 ) 现代性与动物本能
今村昌平似乎从一开始就比大岛渚更激烈,他是典型的性恶论阐释者,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那永恒的题材:人类下半身的欲望和社会最底层的愚昧。他逃离恩师小津安二郎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就如同子弹逃离枪膛一般生猛干脆,然后代之以阴冷、绝望、无知、愚钝以及残酷和丑恶。他的作品无一不在拷问着属于人性的弊病,在那种新旧格局的冲撞和生死欲望的交织下,显得越发尖刻和冰冷。今村昌平对那种蛮荒之间人格混沌的描绘,在《楢山节栲》和《诸神的欲望》中披露的最为淋漓,无论是深山老林还是边远孤岛的背景,都因隔绝了文明而触痛到人类最根深的原罪,这种超越思维而直达灵魂的概念,让悲剧的宿命感宛如原始仪式般的升腾。摄影机在其中恰似一个冷峻的旁观者,抑或是神灵的目光,它拥有宏大的客观力量,来洞察那俯瞰之下一如蝼蚁的褴褛众生。
《诸神的欲望》从一开始就脱不开传说的阴影,因而不自觉的延伸出属于“回退”的主题,人在没有文明道德的束缚下倒退进动物模式的状况,和威廉•戈尔丁在《蝇王》中的描绘如出一辙。孤岛的极度贫穷使人们制定了种种严苛的自我淘汰制度,譬如以钟鸣为号,晚到者需被推下悬崖,甚至处死怀孕的妇女,以此来控制岛上的人口数量。这种全然不顾生命价值的审判制度,莫不如说是一种属于兽性的操控,而对于自然和巫术的崇拜,更自然的展露着人类愚昧和荒唐的一面。从东京而来的技术员本是文明的象征,却在这块道德失控的岛屿上步入原始的情结,成为欲望横流中的一个被征服者;龟太郎作为一个向往外部世界的青年,亦在完成弑父之举后,仍然选择了留岛而居。孤岛在遭遇现代文明和先进工具的碾压之后仍然深具弹性,依旧能不知不觉的归于封闭。
现代性在孤岛没有容身之地,最大的对立面便是岛民对万物有灵的信仰,阿太家族作为巫族代表,以祷告祈求保佑之余亦把女儿贡献给神明。岛民无论砍树捕鱼皆要向巫女问卜,对待同类却显得残忍万分,一旦有人违反他们的共同法则,便会被以非常手段惩处,根吉偷鱼的下场是戴上了手铐脚镣,注定要困囿与岛以残酷劳作度此余生。这样长久的压抑便促成了一种疯癫的情欲释放,它直接摧垮了人类最基本的伦理秩序,一边是父根吉亲与妹妹在池塘里疯狂纵欲,一边是女儿岛子与哥哥肆虐纠缠,在这样乱伦的极端行为映射下,整个岛屿已经完全堕落为罪恶的果园。频频的动物特写指代着他们与之等同的命运,精神失常和欲望流淌则是父女之间传承的一贯悲剧,一家人遭遇的诅咒,便如压在稻田里的巨石一样无法松动。今村昌平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因为这不仅是生存的障碍,更是精神上的枷锁——岛民笃信的兽性制度和神的意旨。
今村昌平的女主角们总是有着类似妓女的身份,却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容貌和身段,反而一律的臃肿、粗俗甚至是丑陋。疯癫无常却欲望无边的岛子,时常面对众人的低贱挑逗仍回以笑脸相迎,屡屡被人侵犯却丝毫不自知,他对哥哥和技术员的无端勾引,都越发勾勒出这个愚昧冷酷的狗咬狗社会的阴暗,这也一如今村昌平在《日本昆虫记》中对女性的呈现。与大岛渚相比,今村昌平对女性的刻画无疑是更有力,无论是岛子对技术员的疯狂,或者是太马对哥哥根吉的眷恋,都在一种背离道德的求生关头引发剧烈痛楚。与之相映的则是村长对太马无边的专横淫威,出于生存和爱欲的冲动,他们完成了对这个岛屿秩序管理者的谋杀,却逃离不了这个根深蒂固的格局。龟太郎完成弑父之举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将姑姑太马绑在桅杆上,俨然是一个重归制度的悲观结局。
这部电影也许是八零年代之前今村昌平最优秀的作品,这种非纪实性的另类寓言,在远离当下社会理性格局的形态下,以清醒而锐利的目光,完成了对人性的终极批判。今村昌平所展现的人性之恶、动物之本,早已远远背离了小津、成濑那种善良的诗意情怀,而成为一类丑陋至极的篇章。如果说菊花与刀代表了日本民族的两面,那么美好与丑陋则是对人性分割最好的注脚,正如小津、沟口代表了那种美之极致,而今村昌平则代表了丑陋之极点,这种丑陋在他日后的学生三池崇史身上则发散的越加明显。人性的丑陋当然是建筑在他对人类学精心研究的基础上的,便如他自己所说,西装革履和高楼林立都是假象,而真实的东西是那个小小的神龛,它源于日本民族亘古不变的民族本性。
5 ) 火车一幕的提示
这一幕可以说给我们重要提示,有人向观赏者介绍那红帆和海边岩石的故事,把它们描述成遥远的传说,而买可乐的小贩似是反对似的说,就在不久之前她还见识过呢,的确只是五年嘛。
野蛮与文明,野蛮是否就真野蛮,文明是否就真文明,如果野蛮人可以在“现代文明”之下一瞬间变得文明,那么文明是否也可以一瞬间变得野蛮?
原始性一直在人的体内作祟,文明与野蛮的界限在哪,是不可解释,也是无需解释的。
6 ) 笔记
道德与恶的不一致。道德标准的不一致。不道德并不等同于恶,道德并不等同于善。家庭成员的乱伦是真实的,欺骗是真实的,愚昧是真实的,文明是真实的,相互之间的碾压侵占,也是真实的。如果认同事情的真实性甚于道德性,天地便是不仁不义,诸神便是捉摸不透,
理想中的人性大概是期待根吉兄妹最后能成功逃到圣岛上,真实发生的大概是如电影讲的那样。太家族的一家人都没有怨气,大概是因为他们服务服从的是神,龙相反,龙恨死了根吉,折磨太马。
今村总是抓住人性最根本的丑恶去拍电影,下半身,愚昧无知。兄妹,父女之间的纠葛,今村之邪,乃人本性之邪。片子中间的弹唱超赞!
这电影太厉害了,原始人类的淳朴、愚昧、豪放、狡诈、残暴与文明人的守则、进步、克制、贪婪、颟顸自负……种种善的、恶的、单纯的、复杂的人性,琳琅满目挂满一身。
真的是今村第一阶段作品里缺乏可看性的巅峰了,生生就是论文啊
@ Ozubook|看前完全不知道有这么长,选的观看环境很正确。上半身很高兴看了部杰作,下半身很高兴因为那谁的腿和屁股看了个尽兴角色还惨死喂鲨鱼 | 补充:今村说拍这部的时候对演员这类人整体都留下了非常差的印象,但是后来《复仇在我》的访谈里提到对演员印象有改观+三国是好演员,看来在这部里的合作还是愉快的。三国拍摄时差点因为破伤风丢掉一条腿……
三个小时太煎熬了,但是很值得!CD1:t89a37ad3e CD2:t82f31ceaf 字幕:http://shooter.cn/xml/sub/146/146372.xml
1. 如果这是冲绳岛上的事儿,我要联想到白种人对印第安人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原始文明不可避免的就要遭遇所谓先进文明的入侵,渗透,方式总是像结尾处那样,当所谓文明要干坏事儿的时候,他们模糊了自己的面目,戴上了面具,自欺欺人,给自己的侵略找合理性。被侵犯的原始文明,被迫改变,往往失去了
日本最好的导演是小津和今村,二人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正一邪!小津的电影极正,人性美好的一塌糊涂。今村的电影极邪,各种怪力乱神。
三星半 兄妹乱伦 岛民心理 民俗学 人性恶面-虚无性 今村昌平的第一部彩色片 原计划于6个月完成 前前后后花了18个月 费用严重超支 票房一塌糊涂 拖垮日活
关于日本起源的神话就是一对兄妹发生性关系繁衍子孙,就连夏目漱石的年代堂兄妹也是可以成婚的,因此乱伦情节在日本真的非常重要。三国连太郎远看像三船,近看像仲代,但他是佐藤浩市的爸爸。
人性之恶的全方面表现,与世隔绝小岛上的残酷寓言故事。时代变化,岛屿变化,人的恶却毫无改变,美丽岛屿里面暗藏了多少的泪与血。 8.8分★★★★☆
现代文明的来历显而易见暴露在今村的自然主义画面当中。远古时期那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最终被资本挖掘机切断了尾巴,而此时《诸神的欲望》也由舞动身躯的灵蛇变成了压抑人性的石头。在法律、道德以及科学都还是元初形态的小岛上,拥有神权的人戴着神的面具大肆施展着野兽的行动。伏在黑暗中真正的神睁圆了明灯似的眼睛,审视着这个彻底被遮蔽、异化和改写的现代世界。
今村昌平的又一部蛆虫人类学寓言。1.对人性中的贪婪与欲望的深邃剖视,无论是被陋俗传统压制的岛民,还是现代技术文明的殖民客,都写满了“恶”字。生殖崇拜、乱伦情结、被当作统治工具用的泛灵论宗教与盲目迷信的群氓。2.摄影极佳,大量远景固定长镜,恍若远远静观的窥视点,还有不少前景遮挡后景人物的特色构图(牛、灯、无关的人、植物与门框)。3.但并非纯粹静观,譬如爷爷魂魄附体鸟子时的倾斜俯瞰镜头、显灵的魂像,以及结尾"复活"的鸟子在火车前奔跑。4.契如[楢山节考]对位的热带孤岛&村民口中杀死集合迟到者与推孕妇下悬崖的控制人口旧法。5.动物隐喻:海中生物、【蛇】、蜥蜴、蜘蛛、枭,被推土机碾过只留一截跳动尾巴的壁虎。6.坐土制轮椅的说唱者不断复现,动听,兄妹神建岛似宙斯与赫拉。7.面具与弑父,望夫石,血色红日&赤帆。(8.5/10)
天哪。。。。神作啊。。。。。。
一部庞大、令人不安、雄心勃勃的怪异史诗,讲述了快速现代化的日本领土边界内的社会冲突。它发生在虚构的南部卡鲁吉岛上,那里古老的部落习俗和万物有灵的崇拜仪式仍然牢牢地控制着大多数居民(尽管不可避免地松动了)。叙事冲突源于外人想要将可耕地变成甘蔗种植园,并利用该岛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企图,实际上也是一种来自东京的资本主义进程与原始部落文明的相遇。但商业和技术效率的力量没有准备好应对他们遇到的土著人口顽固的天性,甚至迫使他们屈从于本地的神话和禁忌系统。电影特别有效地提醒我们,人类的起源故事的重要性,关于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以及我们所居住的社区的走向,因为这些故事确实对于生命形态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一项非凡的昆虫学研究,它涉及过去传统的保存与快速现代化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短短五年,历史变成了传说。
首先请收下我的膝盖,今村昌平是当之无愧的我最喜欢的日本导演之一。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论这部电影,一天有24小时,这部电影花掉了八分之一,可是我却感觉过了一整天那么久。岛上的生活是与世隔绝的,居民们没有经过文明的洗礼和教化,他们专制愚昧甚至没有开化,敬畏自然同时信奉神明,就像岛上千奇百怪的动物一样野蛮生长,神性和动物性展露无疑,在这个封闭的社会丛林中,女人可以用来共享,也可以被神灵附体祈福消灾,工程师来寻找水源被同化到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当新机场落成,代表工业文明的火车冒着滚滚浓烟驶入岛上的丛林之时,那群衣着光鲜的游客一边喝着可口可乐,听着岛上关于石头的传说,或许只有那个铲煤的年轻人恍惚记得多年以前这个岛上曾经发生了什么,红色帆船孤零零在海面摇曳,疯女子恍惚间一闪而过。
“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休!”之极致
#79威尼斯#开场前日本制片人说的话,一个字都没听懂,全片漫长的三个小时,一直处于一种觉得好变态不想再看了,一边又很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的矛盾心态中。集齐乱伦、迷信、疯女人、性、父权、大公司、原始社会、霸凌、神鬼故事、歌谣、隐喻、风景于一体的大杂烩,绝对是日本人才能拍出的那种电影。隐约像懂了导演想表达什么,又隐约不懂。
动物和人在今村昌平镜头下都呈现诡谲邪魅之息 也要承受自然的暴虐之力 相对来说红绿打光以及全息影像就太直白刻意了
生猛无比,今村昌平如同一个人类学家,对岛国文明进行了一次溯源式的田野调查,宗教神性与动物性本能主宰了小岛民众的潜意识,现代性(技术员)的介入考察是原始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固守于原始文化的岛民面对现代性进行围剿并同化,丧失了进入现代性的契机。而结尾则是一种被迫现代化的隐喻,火车带着旅游客驶入甘蔗地,象征着原始文明彻底被现代文明征服。结尾,两个女性成为文明最后的点缀,鸟子的奔跑幻影,太马的海上流放,一声巨响,一阵呜咽,如同诸神审判的时刻。
戰後與民俗是今村電影的兩大母題,日活時代的張揚與辦學後的圓融是今村風格的兩種分野,《諸神》則成了這四者的分水及交界。水壩建設衝擊了小島,將傳統文明的人倫與性事「洩洪」,沖刷的力道即視覺的力道,視覺的力道即生命力的體現。只是,然後呢?顯然無人得以解答。